天水市政府信息交互平台 天水政务服务网
当前位置:首页 >> >> 文件 >> 天政办发 >> 正文
[天政办发〔2017〕117号]365bet在线官网办公室关于落实和完善支持政策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实施意见
天水市政府门户网站 www.www.njue-eduzs.com   时间:17-07-24 15:35:01   来源:市农业局

365bet在线官网办公室关于落实
和完善支持政策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实施意见
天政办发〔2017〕117号


各县区人民政府,开发区管委会,市直有关部门,市属及驻市有关单位:
  为贯彻落实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完善支持政策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实施意见》(甘政办发〔2017〕26号)精神,进一步完善我市支农惠农富农政策,拓宽增收渠道,促进农民持续较快增收,现结合全市实际,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深入贯彻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坚持“市场主导、政府支持,就业为本、拓宽渠道,改革创新、激发活力,统筹兼顾、协调发展”原则,认真执行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围绕农业提质增效、农民就业创业和农村体制机制改革,进一步完善支农政策,以拓宽新渠道、挖掘新潜力、培育新动能为重点,着力挖掘经营性收入增长潜力,稳住工资性收入增长势头,释放财产性收入增长红利,拓展转移性收入增长空间,确保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为与全国全省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良好基础。
  二、主要目标
  到2020年,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0000元以上,农民就业创业政策更加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更加健全,农村资产资源要素有效激发,农村社会保障政策更加健全,农民收入持续增长体系基本建立,贫困县区全部实现脱贫摘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
  三、重点任务
  1.全面落实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认真落实国家将农作物良种补贴、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农资补贴三项补贴合并为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改革政策和粮食生产奖励政策,重点支持耕地地力保护和粮食适度规模经营,推广测土配方施肥、保护性耕作、秸秆还田、深松整地等技术,切实加强农业生态资源保护,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开展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建设高标准农田,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全面落实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对粮食烘干储藏、深松整地、免耕播种、高效植保、节水灌溉、高效施肥机具和秸秆还田离田、残膜回收、畜禽粪污资源化处理与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等支持绿色发展的机具补贴。开展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生产推进行动,开展“一乡一农机合作社”创建活动,培育发展农机合作社,提升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效能,重点保障主要粮食作物、饲草料生产全程机械化关键薄弱环节机具补贴需求。全面落实天保工程区内外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森林抚育、造林、林木良种补贴政策,提高林区群众收入。(市财政局、市发展改革委、市农业局、市林业局、市畜牧局、市国土资源局、市环保局负责)
  2.认真落实推进农业结构调整政策。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调优、调高、调精农业产业为方向,以推进农牧结合、农林结合、循环发展为重点,调整优化农业种养结构,加快发展特色农业。适当调减玉米和小麦条锈病核心越夏区面积,发展壮大果品、蔬菜、畜牧、劳务产业,加快培育中药材、马铃薯、花卉等特色优势产业,推进产业增效、农民增收。落实粮改饲、粮豆轮作补助政策,积极发展木本、粮油、林下经济。加快建设现代饲草料产业体系,合理布局畜禽、水产养殖,加快推进标准化、规模化生产。推广节水、节肥、节药等节约型农业技术,支持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提高废旧农膜、尾菜处理、农作物秸杆综合利用水平。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积极培育知名农业品牌,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品牌化营销,大力发展绿色有机农产品、专用农产品和特色农产品,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申请“三品一标”认证,形成优质优价正向激励机制。(市农业局、市林业局、市畜牧局、市科技局、市财政局、市工商局负责)
  3.探索财政支持现代农业发展新机制。积极争取国家和省上财政支持,整合支农政策资源和资金,建立稳定的财政投入增长机制,着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支持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中低产田改造、农田水利、高效节水灌溉、农机装备、农业科技和粮食仓储物流等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健全土地、水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机制,落实土壤、水、农村面源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耕地质量保护提升、山水林田路生态保护与修复、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创新财政资金管理机制,加强财政政策绩效考评,以事定钱,统筹使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试行将财政资金投入农业农村形成的经营性资产折股量化到村到户,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让农民长期受益。(市财政局、市发展改革委、市国土资源局、市水务局、市农业局、市林业局、市畜牧局、市环保局、市粮食局、天水供电公司负责)
  4.加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扶持力度。全面落实国家和省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扶持政策,将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作为财政支农项目资金重点投入方向,完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工商登记、信贷、保险、用地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增强政策的导向作用。加强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能力建设,支持制度健全、管理规范、带动能力强的农民合作社示范社、农民合作社联合社、示范性家庭农场发展绿色农业、生态农业、有机农业,提高农业标准化生产和农产品、储藏加工、市场营销能力。大力支持农业企业融入“一带一路”战略,开展跨国经营,建立境外生产基地和仓储加工物流设施,着力培育具备国际竞争力的企业集团,对农产品出口企业在技术改造、质量提升、品牌建设、产品认证等方面给予倾斜支持。开展财政补助形成资产交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持有、管护试点和降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保费负担比例政策试点,落实国家扩大享受企业所得税优惠农产品初加工范围政策,探索粮食生产经营主体营销贷款改革试点。建立市、县(区)级联动的土地流转管理服务平台,完善转包、出租、互换、转让、入股等土地流转形式,推进土地向新型经营主体有序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开展农民合作社示范社创建,规范运行管理机制,增强示范带动能力。支持龙头企业强化科技创新,推进转型升级、上市融资、做大做强。扶持培育农机作业、农田灌排、统防统治、烘干仓储等各类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推广生产经营环节服务外包、土地托管、代耕代种、联耕联种等综合服务模式,建设集收储、烘干、加工、配送、销售等于一体的农产品服务中心,推动农业全产业链建设。(市农业局、市林业局、市畜牧局、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市国土资源局、市粮食局、市国税局、市地税局、人行天水市中心支行、天水银监分局、市保险行业协会负责)
  5.支持壮大农村新产业新业态。支持发展以花卉观赏、田园观光、农耕采摘体验、古镇村落、传统民俗为依托的乡村旅游和休闲农业。鼓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以各类资产资源入股组建乡村旅游合作社,与社会资本联办乡村旅游企业。支持农产品电商平台和乡村电商服务站点建设。加快推进信息进村入户工程,继续推进电信普遍服务补偿机制,鼓励农产品批发和零售市场进行网上分销。深入实施农产品产地初加工惠民工程,落实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政策,逐步扩大实施区域和品种范围。加大对食品产业扶持力度,支持加工企业技术升级改造。鼓励食品企业设立研发机构,挖掘开发市场适销对路的新产品、民族特色产品。支持有条件的乡村建设以农民合作社为主要载体、让农民充分参与和受益,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通过农业综合开发、农村综合改革转移支付等渠道开展试点示范。盘活农村存量建设用地,允许村庄整治、宅基地整理等节约的建设用地通过入股、联营等方式,支持乡村休闲旅游养老等产业融合发展。年度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确定一定比例用于支持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发展,严禁违法违规开发房地产或建私人庄园会所。(市农业局、市林业局、市畜牧局、市发展改革委、市科技局、市文化旅游局、市国土资源局、市商务局、天水电信分公司负责)
  6.落实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激励政策。认真落实国家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政策,支持对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返乡涉农创业者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开展针对性培训,提高生产技能和经营管理水平。落实教育培训、认定管理、政策扶持“三位一体”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制度,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纳入教育培训发展规划,支持高校、职校有针对性地办好培养新型农业技术技能人才专业,探索开设新型职业农民专业学科。建立以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为主体,以农林院校、农技推广服务机构等公益性教育培训资源为补充,以田间学校、农民合作社、龙头企业等社会化资源为依托的“一主多元”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体系,探索将新型职业农民纳入城镇职工社会保障体系。(市农业局、市林业局、市畜牧局、市教育局、市人社局负责)
  7.落实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制度。建立健全平等竞争、规范有序、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落实农民工与城镇职工平等就业、同工同酬制度,从严查处克扣、拖欠农民工工资行为。完善覆盖城乡的公共就业服务制度,逐步实现城乡居民公共就业服务均等化。实施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计划,以新生代农民工为重点,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加强农民工输出输入地劳务对接,开展有组织劳务输出。支持组建农民劳务合作社,开展劳务培训和协作。制定征地补偿安置和易地搬迁方案时,明确促进农民就业和增收的具体措施。(市人社局、市农业局、市发展改革委、市林业局、市畜牧局、市国土资源局负责)
    8.完善农民创业创新支持政策。全面贯彻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培训五年行动计划,支持返乡创业园、返乡创业孵化园(基地)、信息服务平台、实训基地和乡村旅游创客示范基地建设。深入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加强对返乡务工人员从事养殖、种植创业的技术服务和指导。鼓励扶持农产品个性化定制服务、会展农业、农业众筹等新型业态。拓展基于“互联网+现代农业”的创业创新活动。发展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培育乡村手工艺品和农村土特产品牌。表彰奖励返乡创业先进,大力营造创业创新环境和氛围。鼓励职业院校开设乡村规划建设、乡村住宅设计等专业课程,培养专业人才,扶持乡村工匠。将符合条件的农民工纳入城镇社会保障和城镇住房保障实施范围。落实市场准入、财政税收、金融服务、用地用电、社会保障等优惠政策,吸引进城农民工、高校毕业生、企业主、农业科技人员、留学归国人员等返乡下乡创新创业,将现代科技、生产方式和经营模式引入农村,带动现代农业和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发展。做好农民工返乡创业示范县创建工作,大力整合资源,依托农业园区建立返乡创业园、创业孵化基地、创客服务平台,开设开放式服务窗口,提供一站式服务。(市农业局、市畜牧局、市发展改革委、市人社局、市科技局、市文化旅游局负责)
  9.积极推进农村金融改革。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发展农村普惠金融政策,支持民间资本参与发起设立村镇银行、开展农民合作社内部信用合作试点。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开展农户、农民合作社、农村小微企业等信用信息征集和评价,并接入省市公用信息共享平台,引导金融机构根据农户信用状况发放信用贷款。积极推广小额贷款保证保险试点,扎实推进扶贫互助资金“双助贷”工程,缓解农户融资难题。健全完善农村产权抵押登记、价值评估、交易流转体系,稳妥开展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和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试点,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在风险可控和商业可持续的前提下扩大农业农村贷款抵押物范围,盘活农村资产资源,开展整县推进农村金融综合改革试点。(市政府金融办、人行天水市中心支行、天水银监分局、天水市保险行业协会、市农业局、市林业局、市畜牧局负责)
  10.探索财政撬动金融支农新模式。落实国家和省上支持“三农”金融服务业发展的税收优惠、财政奖励补贴、县域金融机构涉农贷款增量奖励等政策,扩大涉农贷款放贷规模,重点支持发展农户小额贷款、粮食市场化收购贷款、农业产业链贷款、林权抵押贷款等。加快推进农业信贷担保体系建设,积极推动涉农金融机构与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专业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立稳定的主办行关系,健全银政担合作机制。完善涉农贴息贷款政策,降低农户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成本。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农业产业投资基金、农业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和农业科技创业投资基金,推动建立农业补贴、涉农信贷、农产品期货和农业保险联动机制。支持金融机构增设县域、乡镇营业网点,增加基础性普惠金融服务。开展农民合作社内部信用合作试点,鼓励发展农业互助保险,采取以奖代补方式支持开展特色农产品保险。支持符合条件的涉农企业上市融资、发行债券、兼并重组。支持金融机构开展适合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订单融资和应收账款融资业务。积极争取省上产业扶贫专项贷款,按照既定比例足额落实各方承担的风险补偿金,解决好县域经济和富民产业发展资金短缺难题。(市政府金融办、市财政局、人行天水市中心支行、天水银监分局、市保险行业协会、市农业局、市林业局、市畜牧局、市粮食局负责)
  11.建立健全农业保险保障体系。推动落实小麦、玉米、能繁母猪、奶牛、马铃薯、冬小麦等中央财政补贴险种的保险金额,从覆盖直接物化成本逐步实现覆盖完全成本。加快发展大宗农作物保险、主要畜产品保险、重要“菜篮子”品种保险和森林保险;推广农房、农机具、设施农业保险等业务,扩大农业保险覆盖面。加大政策性保险试点推广力度,巩固扩大果品、蔬菜等特色优势农产品保险试点成果。鼓励探索开展粮食、特色优势产业收入保险、价格保险和气象指数保险试点。建立健全农村基层保险服务体系,建立农业保险大灾风险分散机制,提高抵御重大自然灾害风险的能力。探索开展土地流转履约保证保险。(市政府金融办、市财政局、市农业局、市林业局、市畜牧局、市保险行业协会负责)
  12.鼓励引导工商资本投资农业农村。深化简政放权、接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做好承接工商资本投资农业农村行政审批事项的衔接,建立健全引导工商资本投入农业农村长效机制。鼓励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优先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工商资本投资土地整治和高标准农田建设。工商资本投资建设高标准农田、生态公益林等连片面积分别达到一定规模的,允许在符合土地管理法律法规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依法办理建设用地审批手续、坚持节约集约用地的前提下,利用一定比例土地开展观光和休闲度假旅游、农产品加工流通等经营活动。鼓励工商企业投资适合产业化、规模化、集约化经营的农业领域,积极发展现代种养业和农业多种经营。探索建立政府与社会合作共建和政府购买公益服务等机制,放宽农村公共服务机构准入门槛,支持工商资本进入农村生活性服务业。加强对工商企业租赁农户承包地的监管和风险防范,建立健全资格审查、项目审核、风险保障金制度。支持社会资本以特许经营、参股控股等方式参与农林水利等项目建设运营。(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市政府金融办、市国土资源局、市水务局、市农业局、市商务局、市林业局、市畜牧局、市文化旅游局负责)
  13.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加快农村承包地、林地、草原、“四荒地”、宅基地、农房、集体建设用地等确权登记颁证工作,落实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政策,落实集体所有权,稳定农户承包权,放活土地经营权。加快县区级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平台建设,促进农村产权规范化流转,激发农村资源资产要素活力。有序推进农村经营性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以股份或份额形式量化到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稳步推进农村集体资产股份权能改革,维护进城落户农民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支持引导其依法自愿有偿转让上述权益。完善集体林权制度,引导林权规范有序流转,鼓励发展家庭林场。探索发展集体经济有效途径,开展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等改革,增强集体经济发展活力和实力。(市农业局、市林业局、市畜牧局、市国土资源局负责)
  14.完善农产品价格形成和产业链利益联结机制。以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为导向,以保障粮食安全和种粮农民基本收益为核心,完善和落实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鼓励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等不同农业经营主体之间加强合作,发挥不同主体在农业生产中的优势,构建紧密利益联合体,通过资金、技术、劳动力等要素投入和合作,实现农业生产资源、信息资源和经营收益共享。鼓励粮油加工企业与农户以供应链融资等方式,结成紧密的利益共同体。以土地、林地为基础的各种合作形式,凡是享受财政投入或政策支持的承包经营者均应成为股东方,并采取“保底收益+按股分红”等形式,让农户分享加工、销售环节收益。(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市农业局、市林业局、市畜牧局、市粮食局、市供销社负责)    
  15.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根据当地物价水平,动态调整农村低保标准,做到应保尽保。积极推进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与医疗、教育、住房、就业等专项救助制度衔接配套,推动专项救助在保障低保对象的基础上向低收入农户延伸。提高农村基本养老保障水平,力争养老设施覆盖90%以上乡镇和60%以上行政村。继续提高城乡低保标准和补助水平及农村特困供养人员补助标准、贫困户医保缴费政府补助标准和住院费用报销比例,降低大病保险起付标准,提高医疗救助水平。落实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逐步提高农村五保供养市级补助标准。实施农村孤儿基本生活费保障补助政策。加强县级及以下卫生服务机构建设,实现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全覆盖。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政策,加强大病保险工作,逐步提高重特大疾病保障水平。组织实施好“三户一孤”人员大病救助保险全覆盖工程。完善农村危房改造政策,集中支持建档立卡贫困户、低保户、非贫困D级危房户、农村分散供养特困人员和贫困残疾人家庭等重点对象,年内现有D级危房实现应改尽改。(市民政局、市人社局、市卫生计生委、市建设局、市财政局负责)
  16.坚决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全面实行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七个一批”清单式管理,深化定点帮扶、东西协作帮扶机制,深入实施“千企帮千村”精准扶贫行动,鼓励各类社会组织到村到户精准扶贫。严格落实增列财政专项扶贫预算政策,加大涉农资金整合力度,设立专项贷款风险补偿金,落实产业扶贫专项贷款,支持富民产业发展。支持提高贫困地区农业组织化程度,强化经营主体与贫困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带动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拓展产业扶贫模式,纵深推进乡村旅游扶贫、电商扶贫、光伏扶贫等工作。实施精准扶贫劳动力培训支持计划,扩大培训规模,提高补贴标准,实现贫困地区有需求劳动力全部得到培训,扩大天水白娃娃、天水女娲家政大嫂、羲皇故里建筑工、龙城飞将保安等劳务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促进贫困群众就业增收,确保贫困地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高于全市平均水平,脱贫目标如期实现。(市扶贫办、市财政局、市发展改革委、市农业局、市林业局、市畜牧局、市文化旅游局、市商务局、市水务局负责)
  17.发挥新型城镇化辐射带动作用。落实户籍制度改革政策,全面实施居住证制度,放宽农业转移人口落户条件。以县级行政区为基础,以建制镇为支点,深入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试点示范,引导农村二三产业向县城、重点乡镇及产业园区集中,发挥产业集聚优势。探索农村新型社区和产业园区同建模式,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布局,大力推进公共交通、供水、垃圾处理、消防等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市发展改革委、市公安局、市建设局、市国土资源局负责)
  四、保障措施
  1.靠实县区主体责任。各县区要建立促进农民持续增收长效机制,县区政府对本行政区域完善支持政策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工作负直接责任,结合实际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明确各项支农政策,制定完善时间表和分步实施计划,细化年度目标,抓好工作落实。选好配强村级领导班子,精准选派第一书记和驻村帮扶工作队,充分发挥他们在促进农民增收中的作用。
  2.建立部门联动机制。市直有关部门、单位要加强协作沟通,形成横向协调推进工作机制。按照各自职责,督促指导本系统抓紧完善相关政策,制定具体配套措施,形成纵向联动工作机制。
  3.完善工作考核机制。市农业局要加强对各项支农政策制定和落实情况的督促检查,确保各项促农增收政策落到实处,加快脱贫攻坚和小康社会建设。


               365bet在线官网办公室
               2017年7月14日


主 办:365bet在线官网办公室 
备案编号: 陇ICP备05001007号-1 
地址: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民主西路34号
邮编:741000 E-mail:szfx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