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市政府信息交互平台 天水政务服务网
当前位置:首页 >> >> 文件 >> 天政办发 >> 正文
[天政办发〔2017〕144号]365bet在线官网办公室关于印发天水市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的通知
天水市政府门户网站 www.www.njue-eduzs.com   时间:17-08-31 17:28:25   来源:天水市政府办

365bet在线官网办公室
关于印发天水市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的通知
天政办发〔2017〕144号


各县区人民政府,开发区管委会,市政府有关部门,市属及驻市有关单位:
  修订后的《天水市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2015年6月8日市政府办公室印发的《天水市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天政办发〔2015〕71号)同时废止。
  附件:1.天水市突发地质灾害应急指挥部成员单位名单
     2.天水市突发地质灾害应急指挥部成员单位职责及联系方式


               365bet在线官网办公室       
            2017年8月29日

   
天水市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

  
  1  总  则
  1.1 编制目的
  高效有序地做好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防范和处置工作,避免或最大程度减轻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
  1.2 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家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甘肃省地质环境保护条例》《甘肃省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365bet在线官网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制定本预案。
  1.3 地质灾害险情和灾情分级标准
  地质灾害险情和灾情按危害程度划分为Ⅰ级(特别重大)、Ⅱ级(重大)、Ⅲ级(较重)和Ⅳ级(一般)。
  1.3.1 Ⅰ级(特别重大)
  受地质灾害威胁,需搬迁转移人数在1000人以上,或潜在经济损失1亿元以上;造成江河支流被阻断,严重影响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地质灾害险情。
  因灾死亡和失踪30人以上,直接经济损失1000万元以上的地质灾害灾情。
  1.3.2 Ⅱ级(重大)
  受地质灾害威胁,需搬迁转移人数在500人以上、1000人以下,或潜在经济损失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造成铁路主要干线、高速公路、民航中断;影响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有社会影响的地质灾害险情。
  因灾死亡和失踪10人以上、30人以下,或因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500万元以上、1000万元以下的地质灾害灾情。
  1.3.3 Ⅲ级(较重)
  受地质灾害威胁,需搬迁转移人数在100人以上、500人以下,或潜在经济损失5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的地质灾害险情。
  因灾死亡和失踪3人以上、10人以下,或因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以上、500万元以下的地质灾害灾情。
  1.3.4 Ⅳ级(一般)
  受地质灾害威胁,需搬迁转移人数在100人以下,或潜在经济损失500万元以下的地质灾害险情。
  因灾死亡和失踪3人以下,或因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以下的地质灾害灾情。
  1.4 适用范围
  本预案指导全市发生的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等突发地质灾害防范和应对工作。适用于我市行政区域内发生的涉及跨县区行政区划、超出事发地县区政府处置能力的,或者需要由市政府负责处置的Ⅲ级(较重)突发地质灾害防范应对工作。
  1.5 工作原则
  (1)以人为本,预防为主。建立健全群测群防机制,最大程度减轻突发地质灾害损失,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2)统一领导,分工负责。在各级党委、政府统一领导下,各有关部门根据职能划分,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共同做好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防范和处置工作。
  (3)分级负责,属地管理。按照灾害级别,实行分级管理、条块结合、以当地政府为主的管理体制,及时有效地做好应对工作。
  2  组织机构及职责
  2.1 应急指挥、工作机构及职责
  建立地质灾害应急指挥、工作机构,实行应急部门联动、应急专家现场技术指导和会商咨询制度。
  按照分级负责、属地管理的原则,各县区政府分别设立相应的应急指挥、工作机构。
  2.1.1 应急指挥机构
  成立天水市突发地质灾害应急指挥部(以下简称“市应急指挥部”),在市应急委员会的统一领导下,具体负责指挥 Ⅲ级(较重)突发地质灾害的应对工作。总指挥由分管副市长担任,副总指挥由市政府分管副秘书长和市国土资源局局长担任,地质灾害应急指挥部成员由天水军分区、武警天水市支队和市国土资源局等28个相关部门负责人担任。(成员名单见附件1)
  应急指挥部主要职责:组织、指挥和协调突发地质灾害应急工作。负责分析、判断成灾原因,确定应急防治与救灾工作方案;组织有关部门和县区对受灾地区进行紧急救援;根据需要报请市应急委员会,明确天水军分区、武警天水市支队组建抢险救灾队伍,适情由天水军分区向省军区申请部队支援;指导县区应急指挥部做好突发地质灾害的应急防治与救援工作;处理其他有关地质灾害应急防治与救灾的重要工作。
  2.1.2 应急工作机构
  市应急指挥部办公室设在市国土资源局,办公室主任由市国土资源局局长兼任,副主任由市国土资源局主管副局长担任。天水军分区、武警天水市支队和市政府各应急联动部门和单位的联络员为办公室成员。(成员单位联络员及联系方式见附件2)
  主要职责:负责突发地质灾害应急管理工作,具体承担市应急指挥部日常事务;贯彻落实市政府关于突发地质灾害应急工作的决定事项,及时向市政府报告重要情况和提出建议;协调有关县区应急指挥部、市应急指挥部成员单位之间的应急工作,并督促落实;负责汇集、上报地质灾害险情灾情和应急处置与救灾进展情况;组织有关部门和专家分析灾害发展趋势,对灾害损失及影响进行评估,为市应急指挥部决策提供依据;指导和协助县区政府做好突发地质灾害的预防、应急准备、应急处置和恢复重建工作;负责市应急指挥部各类文书资料的准备、整理、归档工作。
  2.1.3 应急指挥部指挥场所
  当发生Ⅲ级(较重)地质灾害时,市应急指挥部指挥场所原则上设置在市政府应急指挥中心,市应急指挥部各成员单位实行集中办公,统一协调和指挥应急处置工作。
  2.2 应急联动部门及职责(见附件2)
  2.3 应急专家队伍及职责
  市地质灾害应急中心负责建立全市地质灾害应急专家队伍,为应急管理提供决策建议,为地质灾害防御和应急处置工作提供技术支撑。必要时直接参与突发地质灾害的应急处置工作。
  主要职责:对应急处置工作进行现场技术指导和会商咨询,指导救灾工作。对灾情及趋势进行应急评估,提出地质灾害成因分析意见,为市应急指挥部决策提出意见或建议。
  县区应急指挥部建立专业人才库,并负责本级地质灾害应急专家队伍的日常管理。
  3  预防和预警
  3.1 预防预警基础
  3.1.1 建立健全监测体系
  各县区政府根据排查出的地质灾害隐患,建立健全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网络和专业监测网络,形成完善的地质灾害监测体系。县区政府研究出台相关制度规定,保障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工作所需的人、财、物,落实地质灾害防治责任制。
  市地质灾害应急中心负责收集整理全市地质灾害防治的数据资料和相关信息,进行地质灾害趋势预测,对全市群测群防网络和相关部门的地质灾害监测工作进行技术指导,建立全市地质灾害监测、预报、预警等资料数据库,开展地质灾害风险分析、评估。
  3.1.2 建立隐患排查机制
  各县区政府要建立完善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工作长效机制,严格落实重点时段、重点区域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制度。每年冰雪消融期、汛期前,组织国土、建设、水务、交通运输等部门和基层组织及防灾责任单位,对本区域内的地质灾害隐患进行排查,汛中、汛后定期和不定期开展检查。对每一处地质灾害危险点划定危险区,并予以公告,在危险区边界设立明显警示标志,明确监测单位和监测人员以及发现险情后的报警方式、撤离路线。
  3.1.3 编制年度防治方案
  市、县(区)国土资源部门在开展地质灾害调查、排查的基础上,会同本级地质灾害应急指挥部成员单位,依据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年初拟订本地区本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并报本级政府批准实施。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要表明辖区内主要地质灾害的分布、威胁对象和范围,明确重点防范期,制定具体的防治措施。
  3.1.4 发放“防灾明白卡”
  县区人民政府根据当地已排查出的地质灾害危险点、隐患点,把群测群防工作责任落实到具体单位、乡镇长、街道办事处主任和村(居)委会主任,将“防灾工作明白卡”、“防灾避险明白卡”发放到受灾害隐患威胁的单位、住户的责任人手中。
  3.1.5 值班制度
  各级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建立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并向社会公布值班电话。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工作人员不得关闭移动通讯工具,确保通讯畅通。各级应急指挥部成员单位联络员、联络电话发生变更,要及时报本级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备案。
  3.2 预警级别与标准
  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等级分为Ⅰ级、Ⅱ级、Ⅲ级和Ⅳ级,依次用红色、橙色、黄色和蓝色表示。
  Ⅰ级:表示气象因素致地质灾害风险很高;
  Ⅱ级:表示气象因素致地质灾害风险高;
  Ⅲ级:表示气象因素致地质灾害风险较高;
  Ⅳ级:表示气象因素致地质灾害有一定风险。
  3.3 报险报灾
  各监测单位或监测人发现地质灾害险情或灾情时,应按地质灾害分级标准,分别报告县、市、省应急指挥部办公室。
  任何公民和单位都有义务通过各种途径向当地政府及有关部门报告地质灾害险情、灾情。
  3.4 接警与处警
  县区应急指挥部办公室接到地质灾害险情灾情报警信息后,要迅速进行处置,并将情况立即报告市及省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市应急指挥部办公室接报后,初步核实险情灾情,及时进行分析评估,并报告市应急指挥部领导和市政府应急管理办公室。必要时,市应急指挥部办公室立即派市地质灾害应急专家组赶赴事发地,进一步核查险情灾情,指导事发地县区政府开展应急处置。
  当地质灾害危及水库、堤防、桥梁、隧道、铁路、公路等重要设施安全时,应及时向相关部门通报、沟通灾情信息。
  3.5 预报预警
  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信息由国土、气象部门专家组会商,提出预警等级意见,按程序审批后,由县级以上国土资源部门与气象部门联合预报机构在第一时间发布。
  市、县(区)政府相关部门要密切合作,实现地质灾害险情灾情、汛情和气象等信息共享。预报预警负责单位要建立地质灾害监测、预报、预警等资料数据库,开展地质灾害中、短期趋势预测和临灾预报预警。
  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信息要及时报告本级政府,同时通过电视、广播、手机短信息等方式向社会发布。对老、幼、病、残、孕等特殊人群以及学校等特殊场所和警报盲区,要采取针对性强的方式公告。
  预报内容主要包括地质灾害可能发生的时间、地点、成灾范围和影响程度等。当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等级达到Ⅲ级、Ⅳ级时,市、县(区)要向公众发布预警信息;当风险预警等级达到Ⅰ级、Ⅱ级或气象短时预报(1—6小时)降雨量大且持续时间长时,市级联合预报机构通过广播、电视、网络、手机短信等方式向社会公众发布,同时,可直接向可能发生灾害的县区、乡镇政府发布地质灾害预报预警信息。
  预警信息发布后,根据实际情况,需要作出调整和解除的,应及时报告本级政府,同时通过电视、广播、手机短信等方式向社会发布。
  3.6 预警预防行动
  市、县(区)应急指挥部办公室接到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信息后,对可能达到Ⅳ级以上的,及时向本级政府报告,统一协调部署,提出预警措施和应对方案并通报相关成员单位。
  当预警等级达到Ⅰ级时,县区政府立即组织群测群防、专业监测人员加强巡查,加密监测隐患体和降雨量的变化,一旦发现地质灾害临灾征兆,要立即发布紧急撤离信号,并组织疏散受灾害威胁人员,转移重要财产,同时将有关重要信息快速报告上级主管部门,启动相应地质灾害应急预案。
  当预警等级达到Ⅱ级时,县区、乡镇政府立即组织群测群防、专业监测人员加强巡查、监测,并及时告知受灾害威胁人员,提醒其注意防范;做好启动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准备。
  当预警等级为Ⅲ级、Ⅳ级时,县区、乡镇政府立即通知群测群防组织和群防监测人员,注意加强隐患点巡查、监测。
  3.7 地质灾害信息报告
  3.7.1 信息报告时限
  发生地质灾害险情灾情后,所在地的乡镇(街道)必须立即报告县区政府及有关部门。
  Ⅱ级(重大)以上地质灾害发生后,县区政府和有关部门、有关单位要速报市政府和有关部门,也可直接向省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和省政府报告,最迟不得超过2小时,同时将情况通报相关部门和可能受影响的县区。发生Ⅰ级(特别重大)地质灾害或遇特殊情况,市政府接到报告后在向省政府报告的同时,可直接向国务院和国土资源局部报告。
  对于情况特殊,确实难以在灾害发生后2小时内全面、准确报告灾害情况的,应在灾害发生1小时内先行预报,并说明具体原因。
  市应急指挥部办公室接到地质灾害险情灾情信息后,要1小时内汇总核实并报告市政府和省国土资源厅,重要信息和情况要随时上报,同时将市委、市政府领导的批示、要求及时传达到有关县区和部门,并跟踪反馈落实情况。
  3.7.2 信息报告内容
  地质灾害险情或灾情发生的时间、地理位置、面积、地质灾害类型、灾害体的规模、可能的诱发因素和发展趋势、周边的自然地理环境、受灾建筑物、地形地貌,以及灾害造成的死亡、失踪、受伤人数和直接经济损失,或受威胁的人数、可能造成的损失和已采取的措施等。发现地质灾害险情或灾情有新的变化时,要及时续报。
  4  应急处置
  4.1 先期处置
  突发地质灾害发生后,事发地县区政府和有关部门要立即采取措施,迅速组织开展应急救援工作,控制险情灾情和损失扩大,并及时向上级政府和国土资源部门报告。
  4.2 应急响应
  地质灾害应急工作遵循分级处置原则,根据突发地质灾害的不同险情灾情等级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当突发地质灾害为Ⅳ级(一般)时,事发地县区政府立即启动本级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并向市政府报告;当突发地质灾害为Ⅲ级(较重)时,市突发地质灾害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向市政府报告,由市应急指挥部总指挥决定启动本预案,并向省政府报告;当突发地质灾害达到Ⅱ级(重大)和Ⅰ级(特别重大)标准时,省突发地质灾害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向省政府报告,由省应急指挥部总指挥决定启动省级应急预案,并向国务院和国家有关部门报告。
  4.2.1 Ⅰ级响应
  发生Ⅰ级(特别重大)地质灾害后,在省政府和国土资源部统一领导下,由省国土资源厅组织开展隐患排查、调查等应急处置。市、县(区)国土资源局立即开展先期处置工作,并在第一时间报告省国土资源厅。省国土资源厅在报省应急指挥部立即启动省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的同时,派应急工作组赴现场开展应急处置工作,并迅速报告国土资源部。
  4.2.2 Ⅱ级响应
  发生Ⅱ级(重大)地质灾害后,在省政府统一领导下,由省国土资源厅组织隐患排查、调查等应急处置。市、县(区)国土资源局立即开展先期处置工作,并在第一时间报告省国土资源厅。省国土资源厅在报省应急指挥部立即启动省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的同时,立即派出应急工作组赴灾害现场开展相关应急处置工作,并迅速报告国土资源部。
  应急处置结束后及时将有关情况上报省政府和国土资源部。
  4.2.3 Ⅲ级响应
  发生Ⅲ级(较重)地质灾害后,在市政府统一领导下,由市国土资源局负责组织隐患排查、调查等应急处置。事发地县(区)国土资源局立即开展先期处置工作,并第一时间报告县区政府和市国土资源局,市国土资源局在报市应急指挥部启动市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的同时,立即派应急工作组赴灾害现场开展相关应急处置工作,并迅速报告省国土资源厅,应急处置结束后及时将有关情况上报市政府和省国土资源厅。
  4.2.4 Ⅳ级响应
  发生Ⅳ级(一般)地质灾害后,由县(区)国土资源局负责具体组织应急处置。市国土资源局派出工作组指导。事发地县(区)国土资源局立即报告县区政府启动本级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在县区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做好应急处置工作,并在第一时间报告市国土资源局和省国土资源厅。应急处置结束后,及时将有关情况上报市国土资源局和省国土资源厅。
  4.3 指挥与协调
  需要市政府处置的突发地质灾害,由市应急指挥部统一指挥和指导应急处置工作。主要负责组织协调应急指挥部成员单位和有关县区负责人、专家和应急队伍参与应急救援;制定并组织实施抢险救援方案;协调有关县区和部门提供应急保障;部署做好维护现场治安秩序和当地社会稳定工作,及时向市政府和省国土资源厅报告应急处置工作进展情况;研究处理其他重大事项。
  事发地县区政府负责成立现场应急指挥部,在市应急指挥部的统一指挥和指导下,负责现场的应急处置工作。
  4.4 抢险救援
  地质灾害险情或灾情发生后,事发地县区政府及有关部门应立即进行应急处置,划定危险区,紧急疏散危险区群众,并组织本级应急救援队伍和群众开展自救互救,加强监测,全力控制灾害势态扩大,防止和避免二次灾害发生,最大限度地减轻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必要时,由市应急委员会协调当地驻军、武警部队进行支援。
  市应急指挥部组织、指挥各成员单位、专家及专业队伍迅速赶赴现场,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4.5 受灾群众安置
  事发地县区政府及各有关部门根据各自的职责,做好灾害救助,安排好受灾群众生活。市、县(区)民政部门要迅速设立受灾群众安置场所和救济物资供应站,做好受灾群众的转移和安置工作,安排救灾款物的接收、发放、使用与管理工作,确保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并做好受灾群众及其家属的安抚工作。
  4.6 新闻发布
  市、县(区)应急指挥部建立和完善突发公共事件新闻发布工作机制,完善新闻发布工作预案,按照国家、省市关于突发公共事件新闻发布的有关规定和要求,及时将地质灾害基本情况、政府应对措施、抢险救援情况以及公众防范措施等及时、准确、客观、全面地向社会公布。
  新闻发布形式主要包括举行新闻发布会或新闻通报会、组织报道、接受记者采访等,通过新闻媒体、重点新闻网站或政府网站发布信息。
  4.7 应急结束
  地质灾害险情得到有效控制或灾害现场应急处置工作结束,现场指挥部在充分听取专家组意见后提出终止应急工作的请示,报经市应急指挥部批准后,即宣布终止应急状态,现场应急指挥机构自行撤销,开放应急处置阶段划定的抢险救灾特别管制区。
  5  灾后恢复与重建
  5.1 善后处置
  灾害发生地政府对突发地质灾害中的伤亡人员、应急处置工作人员以及紧急调集、征用单位和个人的物资,按照规定给予抚恤、补助或补偿,并提供必要的心理及法律援助。有关部门对灾害现场进行清理,及时处理和焚化遇难者遗体,做好现场消毒、疫情监测与预防控制工作。保险机构提前介入,按相关工作程序及时做好单位和个人参保理赔工作。
  5.2 调查评估
  Ⅰ级(特别重大)、Ⅱ级(重大)突发地质灾害应急处置结束后,省应急指挥部有关成员单位组织专家组并会同市、县(区)政府,对突发地质灾害的类型、成因、性质、规模、灾害损失以及经验教训和恢复重建等进行调查评估,并向省政府提交地质灾害调查评估报告。Ⅲ级(较重)、Ⅳ级(一般)突发地质灾害应急处置结束后,市应急指挥部有关成员单位组织专家组会同事发地县区政府及其相关部门组织开展调查评估,并向市政府提交地质灾害调查评估报告,同时报省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备案。
  5.3 恢复重建
  Ⅰ级(特别重大)、Ⅱ级(重大)突发地质灾害灾后恢复重建工作,需要省政府援助的,由市政府提出请求,省政府有关部门根据调查评估报告和受灾地区恢复重建规划计划,提出解决意见或建议,按规定报经批准后,由市、县(区)政府或省政府有关部门负责组织实施。Ⅲ级(较重)、Ⅳ级(一般)突发地质灾害灾后恢复重建工作,需要市政府援助的,由事发地县区政府提出请求,市政府有关部门根据调查评估报告和受灾地区恢复重建规划计划,提出解决意见或建议,按规定报经批准后,由事发地县区政府或市政府有关部门负责组织实施。
  6  应急保障
  6.1 应急平台保障
  加强地质灾害应急平台建设,保障其语音通信、视频会议、图像显示及预报预警、动态决策、综合协调与应急联动等功能快速高效运行。
  全市突发地质灾害应急平台体系建设以市地质灾害应急平台为核心,以县区地质灾害应急平台为终端,充分利用现有基础地理信息成果,整合多源数据,促进信息共享,建设地质灾害应急平台。重点实现预报预警、信息报送、综合研究、决策支持、远程会商、应急指挥等主要功能。
  应急平台建设突出基础支撑系统、综合应用系统、数据库系统和移动应急平台等重点,配备必要的装备。
  6.2 应急队伍保障
  加强各级地质灾害应急队伍建设。市地质灾害应急中心要保证不少于15人的工作人员。县区要加快地质环境监测站建设,并配备一定数量的专职技术人员。
  地质灾害应急队伍具体承担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防御和处置技术工作,包括应急调查评价、监测预警、应急处置、应急信息、远程会商及综合研究工作。
  6.3 应急资金保障
  按照《地质灾害防治条例》规定,地质灾害应急防治工作纳入市、县(区)政府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应急防治工作经费由同级财政予以保障。
  6.4 应急物资装备保障
  市、县(区)政府要组织有关部门、单位,按照各自职责和预案要求,配备必需的应急装备,做好相关应急物资保障工作。储备用于灾民安置、医疗卫生、生活必需的抢险救灾物资和工程抢险装备。
  6.5 监督检查
  市国土资源局会同有关部门对上述各项地质灾害应急保障工作进行有效的督导和检查,及时总结地质灾害应急保障的经验和教训。
  县区政府应组织有关部门、单位负责落实相关责任。
  7  应急预案管理
  7.1 预案管理
  本预案由市国土资源局牵头,会同市政府有关部门根据实际情况变化及时修订,报市政府批准后发布实施。
  县(区)国土资源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参照本预案,制定本行政区域内的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报同级政府批准后实施。各县区的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报市国土资源局备案。
  7.2 预案培训
  市国土资源局负责协调指导全市突发地质灾害应急管理宣传和培训,组织市应急指挥部各成员单位有关人员进行突发地质灾害相关知识培训,使其掌握地质灾害应急处置的相关知识及基本技能,熟悉实施预案的工作程序和工作要求,提高应对突发地质灾害的能力。
  县区政府及其相关部门要通过图书、报刊、音像制品、广播、电视、网络等,广泛宣传地质灾害防治法律、法规和突发地质灾害的预防、避险、自救、互救常识,增强公众的地质环境保护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和防灾避险、自救互救能力。
  7.3 预案演练
  市国土资源局负责制订应急演练计划,协调组织市应急指挥部成员单位,定期或不定期开展预案演练。
  县区政府要结合实际,有计划、有重点地组织开展预案演练。演练结束后,应进行演练评估和演练总结,并将评估报告报市政府应急管理办公室和主管部门。
  8  责任与奖惩
  县级以上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对及时报告地质灾害险情、灾情,避免重大伤亡、财产损失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对突发地质灾害应急管理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先进集体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对有迟报、谎报、瞒报和漏报突发地质灾害重要情况或应急管理工作中其它失职、渎职行为的有关责任人,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对因人为因素引发地质灾害、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单位和个人,按照《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的有关规定追究责任。
  9  附  则
  9.1 名词术语
  地质灾害:自然因素或者人为活动引发的危害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与地质作用有关的灾害。
  崩塌:指陡峭斜坡上的岩体或者土体在重力作用下,突然脱离母体,发生崩落、滚动的现象或者过程。
  滑坡:指斜坡上的土体或者岩体,受河流冲刷、地下水活动、地震及人工切坡等因素影响,在重力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面或者软弱带,整体地或者分散地顺坡向下滑动的自然现象。
  泥石流:指山区沟谷或者山地坡面上,由暴雨等水源激发的、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的介于挟沙水流和滑坡之间的土、水、气混合流。
  地面塌陷:指地表岩体或者土体受自然作用或者人为活动影响向下陷落,在地面形成塌陷坑洞并造成灾害的现象或者过程。
  不稳定斜坡:已发生轻微变形(未产生位移)或具有潜在滑坡可能的自然或人工边坡。
  地质灾害易发区:具有地质灾害形成的地质环境条件并在自然、人为活动的作用下容易产生地质灾害的区域。
  地质灾害危险区:地质灾害体活动征兆明显,且将可能造成较多的人员伤亡和严重经济损失的地质灾害承灾区。
  地质灾害危害程度:地质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经济损失与生态环境破坏程度。
  本预案有关数量的表述中,“以上”包括本数,“以下”不包括本数。
  9.2 预案解释
  本预案由市国土资源局负责解释。
  9.3 预案实施
  本预案自印发之日起执行。
附件1:

 
天水市突发地质灾害应急指挥部成员单位名单

 
  天水军分区、武警天水市支队、市发展改革委、市教育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市公安局、市民政局、市财政局、市国土资源局、市环保局、市建设局、市交通运输局、市水务局、市畜牧局、市商务局、市卫计委、市安监局、市文化和旅游局、市粮食局、市扶贫办、市政府新闻办、市气象局、市地震局、市无线电管理处、市保险行业协会、天水火车站、中国电信天水分公司、市供电公司。 
附件2:

 
天水市突发地质灾害应急指挥部成员单位职责及联系方式

 

成员单位

职    责

值班电话

联络员

姓名

办公室电话

手机

市国土资源局

负责组织应急调查、核查险情灾情发生的时间、地点、规模、潜在威胁、影响范围以及诱发因素,掌握险情灾情动态,及时分析、预测发展趋势,根据险情灾情变化及时提出应急防范的对策、措施,并报告市应急指挥部;负责应急测绘保障,及时提供灾区灾前及灾后地理状况对比分析、量化分析、监测保障和遥感影像及地形图;指导地质灾害监测、评价和预报,与气象部门联合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组织应急治理项目,指导县区政府做好灾后恢复重建工作。

8623847

梁金祥

8622316

18693808585

市发展改革委

负责协调重大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和灾后重建工程项目的审批和监督管理等工作;负责应急救灾粮油储备,协调重要救灾商品的应急生产、采购、调运等;必要时提出动用市级物资储备建议和省上给予资金、物资支持的申请;实施价格干预等措施,确保灾区市场物价稳定。

8214707

张瑞元

8214707

13993818300

市教

育局

负责学校、幼儿园的险情排查;组织对学生进行防灾减灾应急知识宣传教育;发现险情或发生灾害时做好在校学生疏散避险等工作;负责组织修复损毁校舍。

8270281

何冠斌

8270281

18919389017

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

负责组织协调工业应急物资的生产、调拨;负责协调通信运营企业迅速恢复受损的通信设施,负责灾害现场应急通信,保证救灾通讯畅通等。

6811890

左彦龙

6811902

15293560094

市公安局

负责灾区的治安管理和重要设施、对象的保护等;根据险情灾情需要,情况紧急时强制组织避灾疏散、发布紧急交通管制及治安管理通告;对已经发生或可能引发的火灾、爆炸等次生灾害进行扑救,预防和打击违法犯罪行为,妥善处置因地质灾害引发的群体性治安事件;维护社会治安和交通秩序,保障抢险救灾工作顺利进行。

8886105

柳润泰

8886001

18809385999

 

成员单位

职    责

值班电话

联络员

姓名

办公室电话

手机

市民政局

负责做好地质灾害灾情统计等灾后信息管理工作;负责受灾群众的紧急转移安置工作,做好应急物资的调运、发放、监督工作,储备部分救灾应急物资,组织、指导、开展救灾捐赠工作,确保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

8214367

8214368

顾应存

8221955

15293810699

市财政局

负责筹集应急救灾资金,审查应急救灾资金的分配、投向和救灾款项的拨付;负责应急排险治理、灾后恢复重建等经费;负责做好资金管理,监督资金的使用。

8214139

王  鑫

8216571

13993839398

市环保局

负责灾区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监测和环境隐患排查,提出控制、消除环境污染的建议措施,防治和减轻环境污染危害

8214104

张若平

8214104

18093808001

市建设局

负责加强对在建房屋建筑工程项目基坑支护、土方开挖等工程的监督检查;督促建设单位落实相关地质灾害防治措施;指导受损房屋的安全性鉴定,指导损毁供水、供气等设施的抢修,保障供水、供气等设施正常运行。

8213282

洪富强

8214995

13993801229

市交通运输局

负责公路交通沿线地质灾害险情的排查,负责公路交通沿线路域范围内地质灾害抢险和损毁道路修复工作,保障道路畅通;组织应急运输力量,保证抢险人员、救灾物资的运输和受灾群众疏散运送。

8216664

张爱军

8521131

13893892318

市水务局

负责水利设施沿线地质灾害隐患的排查,检查、监测水利工程损坏情况;负责水情、汛情监测以及地质灾害引发的次生洪涝灾害的处置、水利工程抢险和毁坏水利设施的修复等工作;及时为灾区提供生活用水保障。

8212172

王金珍

8212172

13993881696

市畜牧局

负责协调和指导当地畜牧兽医部门开展死亡动物无害化处理、消毒灭源和做好动物疫情监测,有效预防和控制动物疫情和人畜共患病的发生;及时开展灾后农牧业灾害调查、生产恢复和自救工作。

8223652

赵春林

8223652

18793833628

市商务局

负责抢险救灾物资的储备及灾区生活必需品市场供应的协调工作等。

8214288

郭永杰

8214288

15293839018

 

成员单位

职    责

值班电话

联络员

姓名

办公室电话

手机

市卫生计生委

负责灾区医疗救护与卫生防疫,调度医疗卫生技术力量,做好伤病员医疗救治工作,加强卫生防疫工作,预防控制传染病疫情的发生和蔓延;负责灾区饮用水源的检查、监测工作;指导灾区卫生行政部门充分利用各种手段和传播媒介开展公众健康教育,并根据卫生救援需要,组织专业人员开展心理疏导和心理危机干预工作,消除公众心理焦虑、恐慌等负面情绪。

8214910

8213686

李恒军

8213686

18709387777

市文化和旅游局

负责播发地质灾害监测、预测预报、预警等信息,及时准确报道灾情和抢险救灾工作;协助做好救灾法规、政策的宣传。负责督促景区主管部门和县区政府对灾区旅游设施进行保护与排查,修复被毁的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及时发布安全预警,要求景区暂停经营活动,组织引导游客疏散避险。加强旅游区、旅行社等从业人员地质灾害防范科普知识培训。

6825980

预警信息发布:李小敏

景区防范应对:张惠原

6825986 

6811869

13893866029

18293856191

市安监局

负责监督、指导和协调抢险救灾中的安全生产工作;负责协调指导有关部门,监督相关行业生产经营单位做好地质灾害引发的生产安全事故防范和隐患治理工作;负责开展因不规范生产经营等活动引发的地质灾害应急处置工作;协助有关部门做好地质灾害应急救援工作,指导受地质灾害威胁的生产经营单位加强安全防范和应急处置,防止地质灾害引发次生生产安全事故。

8623915

高颖斌

8620984

18919210678

市粮食局

负责落实救灾粮源,配合民政部门做好救灾粮的供应工作。

8216251

张秀玲

8212131

13830813588

市扶贫办

负责指导受灾贫困村的恢复重建工作和扶贫开发工作。

8214725

马  刚

8270177

18919380580

市气象局

负责提供地质灾害预警所需的天气和雨情等气象信息,与国土资源部门会商,联合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

8384461

朱拥军

8380005

18919386260

市地震局

负责灾区地震趋势预测及地震监测设施的保护,提供抢险救灾所需的地震资料信息。协调甘肃东部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天水)参加地震引发的次生地质灾害紧急救援工作。

6825666

吴元珠

6825660

13830869998

 

成员单位

职    责

值班电话

联络员

姓名

办公室电话

手机

市政府新闻办

负责协调各新闻媒体,积极宣传地质灾害防灾减灾科普知识,确保地质灾害预警信息、灾情险情信息发布的一致性和权威性;负责抢险救灾和灾后重建新闻报道,及时、准确、规范引导社会舆论。

8366089

赵育如

8366089

18909381100

省无线电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天水管理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无线电管理条例》规定职责,维护空中电波秩序,实施365bet在线官网发布的《无线电管制通告》。

8302120

汪海燕

4906026

18609383681

市保险行业协会

负责建立完善突发地质灾害保险理赔机制,督促有关单位及时做好灾害理赔工作。

8319019

杜温玉

8319019

18093831393

中国电信天水分公司

负责通信设施受损修复畅通管理,及时恢复被毁坏的通信干线和重要通信设施,保障通信线路畅通。

8214141

赵登哲

8217155

18993820038

市供电公司

负责组织抢修损毁的供电等设施,保障抢险救灾用电,及时恢复灾区正常供电。

8398226

刘建飞

8398205

18919205959

天水火车站

负责抢险救灾人员、物资和设备等运送,组织管辖铁路区段内地质灾害抢险工作,保障铁路运输畅通。

4922182

蒲君福

4922072

15294392075


主 办:365bet在线官网办公室 
备案编号: 陇ICP备05001007号-1 
地址: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民主西路34号
邮编:741000 E-mail:szfxxb@163.com